Citation: | ZHANG Xueke. Personal Records and Public Memory Construction: A Sociological Study of the Values of Diary Publishing[J]. Publishing & Printing, 2022, (5): 93-100. DOI: 10.19619/j.issn.1007-1938.2022.00.040 |
[1] |
廖太燕. 现代文人日记观详解[J]. 中华文化论坛,2022(2):133-135.
|
[2] |
虞坤林. 二十世纪日记知见录[M]. 北京: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, 2014: 373.
|
[3] |
周作人. 日记与尺牍[M]//周作人. 周作人散文全集. 桂林: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, 2009: 90.
|
[4] |
曾纪泽. 曾纪泽日记[M]. 刘志惠, 整理. 北京: 中华书局, 2013: 1.
|
[5] |
陈左高. 中国日记史略[M]. 北京: 中国书籍出版社, 2016.
|
[6] |
钱钟书. 钱钟书手稿集·中文笔记(第一册)[M]. 北京: 商务印书馆, 2011: 3.
|
[7] |
陈左高. 历代日记丛谈[M]. 上海: 上海画报出版社, 2004: 153.
|
[8] |
叶昌炽. 缘督庐日记[M]. 南京: 江苏古籍出版社, 2002: 1.
|
[9] |
鲍晓倩. 日记: 私人写作 公开阅读[N]. 中华读书报, 2003-06-04(13).
|
[10] |
黄健. 被围观的私语−名人日记出版现象观察[J]. 中国图书评论,2014(10):114-117. doi: 10.3969/j.issn.1002-235X.2014.10.028
|
[11] |
王汎森. 权力的毛细管作用: 清代的思想、学术与心态[M]. 北京: 北京大学出版社, 2015: 422.
|
[12] |
胡香升辑录, 严昌洪编. 朱峙三日记(1893—1919)[M]. 武汉: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, 2011: 1.
|
[13] |
余英时. 重寻胡适历程[M]. 桂林: 广西师大出版社, 2004.
|
[14] |
黄裳. 日记·日记文学·日记侦查学[M]//古农. 日记漫谈. 北京: 人民日报出版社, 2012: 7.
|
[15] |
鲁迅. 华盖集续编·马上日记[M]//鲁迅. 鲁迅全集. 北京: 人民文学出版社, 2005.
|
[16] |
姜鸣. 秋风宝剑孤臣泪: 晚清的政局和人物续编[M]. 北京: 生活·读书·新知三联书店, 2015.
|
[17] |
季羡林. 季羡林全集: 第四卷[M]. 北京: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, 2009: 85.
|
[18] |
朱自清. 朱自清全集[M]. 南京: 江苏教育出版社, 1998: 569.
|
[19] |
竺可桢. 竺可桢日记[M]. 北京: 科学出版社, 1989.
|
[20] |
芬克尔斯坦, 麦克利里. 书史导论[M]. 何朝晖, 译. 北京: 商务印书馆, 2012: 139.
|
[21] |
王汎森. 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[J]. 新史学,2003,14(4):177-194.
|
[22] |
亨特. 新文化史[M]. 姜进, 译. 上海: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, 2011: 8.
|
[23] |
李仁渊. 阅读史的课题与观点: 实践、过程、效应[M]//复旦大学历史学系, 复旦大学中外现代进程研究中心. 新文化史与中国近代史研究. 上海: 上海古籍出版社, 2009: 235-236.
|
[24] |
ROSE J. The intellectual life of the British working classes[M]. New Haven: Yale University Press, 2003.
|
[25] |
尧育飞. 日记研究的新动向新议题[N]. 文汇报, 2022-03-16(12).
|
[26] |
安德森. 想象的共同体: 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[M]. 吴叡人, 译. 上海: 上海人民出版社, 2005: 193.
|